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人工智能引领高校财务人才培养新方向

发布时间:2025-10-10 10:38:25      阅读次数:3      新闻作者: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社会各领域的时代背景下,财务领域也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高校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培养未来核心技能为导向的教学创新体系,培育增强财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深化行业认知,把握财务专业发展动态趋向。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财务行业深度融合,重构了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布局。一些传统财务岗位可能会被替代,高价值的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工作对人工智能的依存度将进一步加深,兼具人工智能技术和财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会供不应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可通过文献和访谈,获取国内外一些高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对照教学内容分析与当前企业需求差距,研判未来人才需求变化的演变趋势,通过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更多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重塑育人模式,提高高校学生创新实践水平。一是聚焦课程创新,实施财务学科改革,带动课程体系突破式升级。重构教学课程体系,提升人工智能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占比,构建“工具-方法-场景”三层递进体系。二是改革教学模式,将人工智能与财务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完善人工智能驱动的评价体系,通过全程学习数据追踪,可实现多维度能力诊断,既关注知识掌握程度,也评估学生素养和思维能力,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内在统一。在学生课程评价方面,实施多样的、动态的、非标准的考核方式,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

加强纽带作用,推动学科交叉以及产教融合。高校通过引入数智财务实训平台、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强化沉浸式、交互式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校园中完成接近真实的业务操作。或者开发人工智能财务案例库,把案例按难度分层,内容可独立或组合使用,满足不同教学目标需要。另外,进行试点教学,在传统财务专业课程中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模块,形成“人工智能+财务分析”双主线教学内容,提供财务分析“技术+业务”双重视角。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积极推动教学模式创新,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紧跟行业变化,培养大批具有财务专业素养与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财务人才,正是高校培育创新人才生力军、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