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人工智能将推动平台经济进入2.0时代

发布时间:2025-09-28 11:43:57      阅读次数:21      新闻作者:     文章来源:和讯网

9月27日,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同期活动——2025网易未来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系统阐述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新趋势。

他表示,AI正从“双轮驱动”——即思维模拟与行动模拟,向更专业化、深度融合及平台化方向演进,中国需把握机遇,在“人工智能+”的新阶段抢占全球产业高地。

2025网易未来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发言

自2017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至今已有8年。潘云鹤提到,该规划的一大特点是明确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五个新方向: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统。8年来,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基本沿着五个方向推进。

这五个方向可分为两类:一类模拟人的思维智能,对应“白领工作”;另一类模拟行动智能,对应“蓝领工作”,前者半偏重思维,后者半侧重行动。

“今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今年人工智能行业肯定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要解决的将是从1到100的发展。”潘云鹤表示,基于这样的现状,人工智能的未来有三个发展趋势很重要。

“第一个趋势是专业大模型将越发重要,但要解决幻觉问题。”潘云鹤指出,当前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路径面临幻觉问题的严峻挑战。所谓幻觉,即AI生成内容与事实、逻辑或上下文不符,尤其在医疗、工程等专业领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对此,潘云鹤提出专业大模型将成为重要方向。先用专业数据训练出多个高质量的专业大模型,再将这些“专才”模型交叉联合,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通用大模型,这可以成为大模型发展的第二条可能路径。

“具身智能已超越传统机器人范畴,向智能终端、智能产品等更广泛领域扩展。”潘云鹤提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第二个趋势是具身智能不是发展的终点,还会进一步泛化与深化。

“智能体作为具有感知、决策、行动能力的应用软硬件系统,它的概念将跨越软硬界限,智能体根据应用目标和环境变化,从大模型中获取知识点,决策行动。”潘云鹤表示,具身智能还将会联合跨媒体智能融合发展,除视觉、行动、语言模型外,还会融合力学模型。如目前已有的融合增强智能产品“外骨骼系统”。

潘云鹤预测,人工智能将推动平台经济从生活服务(如电商、出行等)向产业服务升级。因此,他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第三个趋势是人工智能将会引领平台经济走向2.0时代。

“这类平台以技术为核心,为产业链提供设计、研发、生产等赋能。”潘云鹤举例,如“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群核科技,面向室内装修,联合产业链企业为客户提供设计、营销、生产、施工等场景的软件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平台经济2.0时代在促进我国产业变革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一定能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