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全球百万雄鹰计划进校园:以开放共创,筑AI时代人才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9-24 19:56:19 阅读次数:12 新闻作者: 文章来源:和讯网
进入9月,荣耀秋季校招宣讲活动拉开帷幕,足迹遍布全国21个省、27座城市的120多所高校,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均在列。这场大规模校招并非简单的人才招募,更是荣耀“全球百万雄鹰计划”在校园场景的关键落地实践,既通过沉浸式AI体验让高校学子直观感受前沿技术与职场生态的融合,也展现了企业在AI时代的人才布局思路。
雏鹰引航:校招成全球人才战略重要支点
在AI技术加速重构产业形态、重塑竞争格局的当下,人才已成为科技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抢占发展先机的核心变量。尤其是在端侧AI、多模态交互等前沿领域,既懂技术原理又能落地应用的青年人才,更是各企业争夺的关键资源。在此背景下,企业的人才战略不再是简单的“招聘”,而是需要构建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的全链路体系,校园招聘作为青年人才储备的阵地,正成为企业全球人才战略落地的重要支点。
此次覆盖120多所高校的秋季校招,正是荣耀自5月份公布“全球百万雄鹰计划”后的首次大规模进校园实践,是荣耀全球化人才战略在校园场景的关键落地延伸。回溯计划发布之初,荣耀CEO李健在400系列新品发布会上求贤,面向全球招募“擎鹰”(10名技术领军人才)、“战鹰”(100名销售精英)、“雏鹰”(1000名优秀毕业生)、“耀鹰”(10000名用户体验官)四类人才,构建起覆盖技术攻坚、市场开拓、青年储备、用户生态的多元人才矩阵。
从岗位设置来看,荣耀此次校招也呼应了AI 时代的人才需求。据了解,在2026届的招聘中,有大量的AI、算法类岗位,包括但不限于AI视频、AI媒体、大模型、AI性能、NLP、机器学习、搜索推荐、运动规划等方向的岗位,整体来看,岗位数较2025届
增加了25%,招聘人数增加的更多。既为“全球百万雄鹰计划”储备了专业对口的人才,也为高校 AI 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契合职业发展的赛道。
本次深入高校的校招宣讲,不仅是“全球百万雄鹰计划”从战略构想迈向实践落地的跃迁,更是企业面向 AI 时代布局青年人才梯队的核心落子。通过与应届毕业生深度对接、精准选拔顶尖新秀,荣耀既为自身人才储备注入极具创新活力的“新鲜血液”,夯实技术攻坚与生态建设的人才根基,也让“全球百万雄鹰计划”的人才蓝图,在校园这一青年人才培育的场景中实现具象化落地。
体验赋能:AI场景化互动拉近与人才距离
不同于传统校招的宣讲模式,荣耀在此次校招活动中设置了AI演示以及体验环节,并以“工位超前预览”让学子提前感受职场场景。在体验区,大学生可试坐模拟工位,通过荣耀AI功能解决实际学习与未来工作中的需求:用“YOYO一语 PPT” 生成月度总结报告或传播方案,借助“YOYO一语问屏”解读行业文章中的专业术语与数据图表,还能通过“荣耀互联” 实现手机、电脑、平板间的跨品牌文件互传,甚至用 “YOYO 玩图”优化作品集图片。
这些体验功能并非单纯的技术展示,而是荣耀 AI 终端生态理念的体现。通过校园场景的AI体验,一方面可以让学子直观感知技术如何“破壁”:从解决日常办公效率问题,到未来可能参与的“卡脖子”技术突破;另一方面也传递出企业“共创生态”的思路,如“耀鹰计划”招募用户体验官,荣耀希望从校园阶段就建立与年轻群体的连接,让人才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未来生态的共建者。
正如荣耀校招负责人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体验,让学生看到AI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工具,荣耀正是能提供这种技术实践平台的企业,与人才共同成长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荣耀在部分高校还设置了“反向面试”环节,为学子提供与企业高管直接对话的机会,这种开放互动的形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招聘的层级界限,更与荣耀 “释放潜能、自由翱翔”的品牌信仰及开放共创的人才理念高度呼应:让每一位有想法、有潜力的学子都能畅所欲言,在平等交流中展现自我,为未来职业发展积蓄力量。
从覆盖多所高校的校招宣讲,到 AI 场景化的体验互动,再到全球化的人才矩阵搭建,荣耀正以“全球百万雄鹰计划”为载体,将开放的人才观、坚定的品牌信仰与AI 时代的发展机遇深度融合。未来,随着更多“雏鹰”的成长,有理由相信,不仅将为荣耀的全球化布局注入活力,也将推动整个AI终端生态朝着更开放、更具创新力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才、企业与行业的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