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嘉兴聚力“人工智能+”冲刺产业“千亿+”

发布时间:2025-05-16 16:58:41      阅读次数:20      新闻作者:     文章来源:嘉兴日报

当下,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经济发展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昨天上午,嘉兴召开《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政策解读暨第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榜单新闻发布会,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集聚。到2027年,嘉兴将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应用场景、数智优品、高质量数据集各100个,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规模突破1000亿元。

机器人闹春晚、参加马拉松等场景背后,人工智能加速“出圈”,整个产业踏上风口。嘉兴也正全力竞逐人工智能赛道,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在新赛道上把握先机

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人工智能如同魔法一般,正在赋能千行百业。

在这场新质生产力竞赛中,全力打造智造创新强市的嘉兴,优势何在?

按照省现有统计口径(较为宽泛),截至2024年底,嘉兴市共有人工智能规上企业191家。2024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总营收达到709.54亿元,在全省占比12.2%,位居全省第三。其中,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亿元以上企业61家。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离不开算力、数据的协同创新。

去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845.09亿元,占GDP比重为11.2%,总量位居全省第三,占比连续10年保持全省第二。

如果将数据视为人工智能的燃料,那么算力就是人工智能的引擎。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算力将面临新的需求。

嘉兴算力资源先发优势凸显,全市投运算力约占全省算力规模的60%,其中“乌镇之光”是浙江唯一、全国第14个国家超算中心,平湖润泽是长三角区域已建单体规模最大的高性能智算中心。2024年,我市还被认定为全省首个万卡算力集群。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产业,是支撑数字化升级的关键产业。面对科技竞速,需要掌握主动、把握先机。

嘉兴通过大力实施“两化”改造,数字化水平3.0及以上的企业数量目前位居全省第一,数字化水平2.0及以上的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工业装备数控化率63.26%,位居全省第三。这为我市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制造业加快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人工智能与软件,就像齿轮与齿轮,越咬越紧。嘉兴软件产业加速发展助推人工智能发展,全市已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服务商58家、成长型浙江数商5家、规上人工智能服务业企业50家。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收64.4亿元,同比增长31.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面向未来,嘉兴有信心,在人工智能新赛道上跑出“嘉”速度。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乘风”,更要“造风”。目前,嘉兴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今年1月,位于南湖区的浙江蓝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入选国内首版次软件,嘉兴也由此实现国内首版次软件零的突破。

公司以人工智能点亮智慧教育未来,智慧校园核心产品已在全国20000多所大、中、小学校广泛应用。

蓝鸽科技的突围,恰是嘉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缩影。嘉兴一直鼓励企业创新,加强标杆打造,建立了全市重点软件企业培育库。

海宁思核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是全国少有的拥有自研芯片、公有云、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完整产业链的云计算公司。是石科技(平湖)有限公司构建了DeepSeek系列模型的国产化云端推理平台……

从整体来看,嘉兴软件企业基本集中在南湖区和嘉兴经开区。去年,嘉兴经开区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规模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平湖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依托润泽国际信息港智算中心,先后引进了银盾云、泽悦信息等算力企业,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规模迅速扩大,总量、增速分别位居全市第二、第一。作为人工智能前沿领域,机器人正成为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

南湖区打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及数控机床整机制造生产基地;嘉善县打造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海盐县打造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零部件生产基地;平湖市打造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整机和主体级零部件制造中心;嘉兴经开区打造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在嘉兴,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催生了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

“人工智能+”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正不断塑造新优势、激发新活力。

纵深推动技术赋能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与去年相比,部署更为细化。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全国多地发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广东、河南、山东、广西、浙江等地陆续发布政策措施,提出积极抓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机遇,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在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场景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

去年10月,《嘉兴市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嘉兴成为继杭州之后全省第二个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政策的城市。根据该方案,嘉兴将建设算力产业强市和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高地,打造“一中心两地”(长三角智算中心、长三角算力产业集聚地和长三角算力应用创新地),具体实施五大任务,并从10个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而根据《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嘉兴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打造更多“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以应用带动产业集聚。

嘉兴市经信局副局长朱云峰表示,该行动计划将聚焦技术赋能,纵深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节能环保、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城市治理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打造一批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

在场景落地方面,嘉兴将每年发布一批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开放清单,遴选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应用标杆企业、高质量数据集(语料库)和知识库,并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加强“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引育,探索建立人工智能监管体系,引导人工智能企业和机构健康发展。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将更好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嘉兴将紧抓“人工智能+”风口乘势而上,勇立发展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