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AI浪潮,看大厂人才战!
发布时间:2024-08-29 16:18:21 阅读次数:200 新闻作者: 文章来源:人工智能研修员
伴随人工智能(AI)日渐火热,"百模大战"激烈开打,AI人才掀起招聘热潮。求职招聘平台猎聘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I相关职位同比增加321.7%,投递该领域的人才数量同比增长946.84%。目前最紧缺的大模型算法岗位,人才供需比仅为0.17,大概相当于6个岗位争夺1个人才。
薪资方面,开出年薪50万-70万是普遍价格,年薪超百万甚至达到200-300万之间,在业内也并不罕见。
新一轮"抢人大战"是否已经掀开帷幕?多位业内观察人士称,十年前的互联网叫"抢人",现在的大模型则是“精挑细选"。
"互联网时代,哄抬薪资抢人的时候,出现过2倍甚至2.5倍薪水挖人的情况。但现在大模型领域,'抢人'更加务实、理性。"脉脉CEO林凡告诉记者,"尽管薪资涨幅普遍达到50%以上,但是不再有公司会玩命砸钱抢人。"
招聘少而精:顶尖校招生年薪超200万
“以研究生身份入职大厂,最低的年薪大概40多万,最高大概是55万元左右。”赵宏透露,他本科是电子芯片专业,通过在华为实习转行进入AI行业,在他身边,从传统数学和工科转型而来的同行并不鲜见。
“研究生普遍给到70万就算高价,对于博士而言,毕业薪资可以达到百万元。”深耕AI行业的猎头倪悦向记者透露,面对国内C4(清华、北大、复旦、交大)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生,大厂给出超过200万的年薪很常见。
作为第一批赶上AI风口的人,在今年毕业季,包括华为、阿里、腾讯等顶尖大厂都对赵宏伸来橄榄枝,“华为花了3小时电话挽留我,希望我多做几年技术,未来路会走得更远。”但是无论是阿里还是华为,氛围都更偏科研,“我加了阿里主管的微信,发现他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开各种国际性会议,当时我的内心也很忐忑。”由于比较喜欢大模型应用性方向,最终他拒绝了阿里和华为,选择了腾讯。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企业用人方尤其是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对AI人才的争夺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某招聘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为了吸引和留住AI人才,多数用人方纷纷开出高额薪酬。这些高薪待遇无疑加剧AI人才市场的竞争。甚至一些大公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全球,以加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脉脉数据显示,目前大模型研发技术人才平均月薪已超过5.4万元。在高薪岗位前十位中,大模型算法新发岗位平均月薪位列第一,超过6.7万元,其次是模拟芯片设计、数字前端工程师。
暗流涌动人才战:字节岗位多,华为薪资高
今年上半年,在招聘人工智能人才量最多的前十名企业中,字节跳动排名第一,小红书第二,接下来依次为蚂蚁金服、美团、华为。从薪资来看,华为对大模型人才的月薪给到了5.5万元,成为大厂中新发大模型岗位薪资最高的大厂。
来自大厂的“明星员工”更是成为创业团队的核心来源。2023年2月,前美团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王慧文率先下场,随后百度、阿里、腾讯、字节、京东、网易等互联网大厂高管,相继开启大模型创业。
除了算法人才外,包括品牌、市场、营销等人才也成为AI企业下一步招聘重点,“不少面向消费者的创业公司,更需要让产品进一步落地,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推广团队,相比门槛极高的算法岗位,这些领域更有机会。”倪悦表示。
“如今人才选择大厂,和各家大模型技术流派有关,并非完全根据薪资。”林凡表示,人才会先考虑自己对未来主流技术路线的判断和公司是否一致,不同的路线也代表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OpenAI、Google、亚马逊各自是不同的路线。另外,公司的算力是否充裕、是否有高质量的数据储备都会是人才优先考虑的事项。
大模型开发NLP领域虽然当然岗位紧缺度高,但是整体招聘要求相对较高。掌握相关算法(Transformer/Bert/GPT/T5等)和编程功底是就职的硬性要求。
除此以外,还要求必须具备NLP大模型项目训练落地经验或者对NLP常见基础任务有深入理解与项目落地经验:文本生成、信息抽取、文本分类、MRC、主题发现等。